教学资讯

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个人成就不一样的自己
来源:本站    作者:西大技工学校
时间:2023-05-27 08:41:52    阅读:278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古今中外很多对教育有思考的人都提出过自己的看法。从教近十年,我直接或间接教授过近千名学生。每次登上讲台,看着那么多年轻的面孔,我都会不断地问自己,我从事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要带给学生什么样的教育?十年过去,给自己的回答是: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个人成就不一样的自己。


英国大哲罗素说,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世间列国,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经生活在这个世界。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不会有和“我”完全一样的人。尽管有的人有相似的爱好,相似的禀赋,相似的观念,相似的长相,相似的习惯,甚至有可能是双胞胎或龙凤胎,但是这些人之间还是有不一样之处。也就是说,在这个宇宙,这个地球,在时间的无垠的长河里,每个人都是独立,不可替代的存在。所以,每个人能够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已经是“天命”。每个人都承载着生命演化中的所有智慧和能力来到这个世界上,成为人群中那个“我”。我就是我自己,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骄傲的事情呢?正因为世界上有几十亿完全不同的个体,我们的生活才显得精彩多样。正如英国大哲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所说,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可惜的是,不少人到了一定年龄就忘掉了自己的一性,成为一个棱角全无,生机黯然的人。他们变得胆小怕事,唯唯诺诺,对别人唯命是从,对事情没有足够的理性和判断力,什么事情都人云亦云,生怕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世界上可悲的事情就是丧失自我,丧失活力,丧失上天赋予我们的一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人到了这种状态,就是生命的萎缩。社会中普遍存在这种人,就是社会的病态。而什么导致了这种可悲的现象呢?原因可能有很多,但不良的教育大概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伟大的英国电影《迷墙》展示出对“教育异化”的反思。不良的“教育”泯灭人的个性,带来“人的异化”。 

从事教育近十年,我发现一个很可悲的现象。越是年龄小的孩子,个性越张扬,生命力越旺盛,天赋保存地越好,越能彰显每个人都应该有的独特性。越是年龄大的孩子,越是沉闷,越是刻板,越是趋同,越是磨掉了身上的棱角,成为一个乏味而缺少个性的人。走进幼儿园的课堂,每个孩子都呈现出精彩的创造力和独特的个性。他们活蹦乱跳,积极地回答问题,充满了生命的元气。走进小学课堂,孩子们就开始被考试和规矩所累,变得越来越“乖”,越来越“懂事”,越来越“程式化”。走进初中课堂,只剩下个别有个性的孩子,上课偶尔会有几个同学经常回答问题,其他学生开始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走进高中课堂,绝大多数孩子都学会了“沉默是金”,变得更加沉闷,更加无趣,更加趋同。走进大学,很多课堂都成为老师的“独角戏”,玩手机、睡觉和逃课玩游戏成为普遍的常态。我真心地想问一句,我们的教育到底是在毁灭孩子,还是在成就孩子?我们到底是在做“立人”的教育,还是在做“毁人”的教育?  

我们的教育忘记“人”太久了,脱离一个个具体鲜活的人太久了。我们的“教育”用统一的考试,一的标准,刻板的管理,生硬的制度,浮华的数据,僵化的课程,空洞的口号,时髦的技术,闪耀的名师遮蔽了一个一个具体而鲜活的学生。这些本该在学校教育中,被大尊重的人,成为某些“教育者”实现自私目的的工具。他们成为升 学率中的一个数字,成为成就某些“名校”或“名师”的一个案例,成为某些资本实现利润的工具,成为某些官员实现政绩的手段。这是教育的异化。由于他们从来没有被真尊重和重视过,所以,他们也很难真重视和尊重别人。当这些学生长大成人,进入社会。整个社会就会弥漫着僵化的道德,单一的标准,刻板的程式,很难有一种宽容异己,允许不同的氛围。这种氛围再影响到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造成一种“恶性循环”。这是当今教育大失败和悲哀。很多学校正在有组织的,以效率的方式消灭孩子的个性,让他们成为一个个残缺的人。更可悲的是,不少家长也有意无意地消灭自己孩子的个性,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对比,以此来伤害孩子本来就很脆弱的自尊心。于是,本来一个个鲜活、灵动、充满生命元气的个体,变成一个个戴着面具的“套子里的人”。

一所优的学校,一定是建构出合理的结构,用恰当的制度,集中所有资源,提供多元选择,想方设法成就每一个孩子的学校。一个优的老师,一定是尊重每个孩子的天性和兴趣,根据每个孩子的理解力和接受力,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学习自觉性的老师。一个优的家长,一定是视自己的孩子为上天的恩典,在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天赋的基础上,大限度地为孩子提供资源和平台,以帮助孩子成为ta自己的家长。理想的教育一定是大限度地尊重个体差异,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帮助每个孩子成才的教育。

荀子说: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论语》中,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意思就是古代的学者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成就自己。而今天的学者是为了让人知道自己,为了名利彰显自己。所以,孔子特别强调“成就自己”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篇中进一步阐发了孔子的思想,他说道:“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意思就是君子的学习,是用它来修养和提升自己的身心,而小人的学问当作家禽或牛犊之类的礼物去讨好别人。荀子也说明了学习是为了修养自己。《中庸》开篇即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宋代大儒朱熹对此句的注解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率,循也。道,犹路也。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修,品节之也。性道虽同,而气禀或异,故不能无过不及之差,圣人因人物之所当行者而品节之,以为法于天下,则谓之教,若礼、乐、刑、政之属是也。盖人之所以为人,道之所以为道,圣人之所以为教,原其所自,无一不本于天而备于我。”(朱熹,《中庸章句》)此处又再次强调了“教”是要在尊重不同人的禀赋和天性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化。所以,中国古人已经把学习为己,教育为人,要注重个体差异的思想说得相当透彻。

古希腊的德尔斐神庙上刻着:人啊,认识你自己。 

此处我要特殊说明两点。一,帮助学生成就独立的自己,并不是让学生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要让学生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和独特气质的“大写的人”。只有自己受到过充分地尊重,知道自己的珍贵和独特,才能不把别人看成符号,看成工具,而是看成一个和“我”一样有血有肉,有情有爱的人。只有充分尊重个体、成就个体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意义上的文明、理性和道德。二点,让学生成为独立的个体并不是让学生完全不受规则,不懂礼貌,不学无术。恰恰相反,家庭和学校要创造良好的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大限度地了解人类文明已有的成果,从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就自己。每个人都有异于他人的禀赋,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才。只有谦卑、勤奋、好学、自觉的人,才能不浪费上天所赐的独特生命和才华,成就好的自己。 

 古希腊哲人塔列斯在古希腊圣城德尔斐的太阳神庙外留下过一句名言:“νθισεαυτν!”翻译成中文就是“人啊,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是成就自己的一步。而教育的目的也在于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成就自己,建构完整、独特的自己。我们应当认识到,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进行的“自我教育”才是世间强大的教育。


胡适说:你们须先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有用的东西,方才有资格为社会国家努力。 

亲爱的同学们,环境是一方面,自己的努力是另一方面。如果学校和家庭都没有给你充分的自由让你做你自己,请你记住,你一定要自己争气,自己努力,利用一切环境和条件,不断为自己的生存和个性开拓空间,让自己变得好。只有你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自己的独特性,别人才会尊重你,认可你。只有你强大起来,环境才会根据你而改变。如果你懒惰、怯懦、没有韧性,只能慢慢地沉沦,终在世俗中丢失你自己。当有一天,你变得足够强大。你要用自己的爱心、友善和力量改造社会,回馈社会。让周围的环境因你而变得更好。 

同学们,先不要急着想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做贡献的问题。你的一要务是让自己成为独立的,好的自己。到那时,家庭、社会、国家和民族才正需要你。没有思考,没有本事,只能成为家庭、国家和民族的累赘,而不是骄傲。早在近百年前,胡适先生就在《青年人的苦闷》一文中说:“我在二十多年前爱引易卜生对他的青年朋友说的一句话:‘你要想有益于社会,好的法子莫如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你们须先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有用的东西,方才有资格为社会国家努力。”


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岁月里,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 

结尾,将我非常喜爱的一部电影《无问西东》中的两句话送给大家:

看见的和听到的经常会令你们沮丧,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他们的念头来。可是如果有机会,提前了解人的一生,知道青春也不过有这些日子。不知你们还是否会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们在意的事情。比如占有多少才够荣耀,拥有多少才能被爱。等你们长大,你们会因绿芽冒出土地而喜悦,会对初升的朝阳欢呼跳跃,也会给别人善意和温暖。但是却会在赞美别的生命的同时,常常,甚至永远的忘了自己的珍贵。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自己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岁月里,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